阅读历史 |

第1714章 陈年旧案(2 / 2)

加入书签

院、省检察院、省司法厅等部门调研。
调研只是个名头,厉元朗主要通过亲身实地,考察这几个部门领导情况,以便从中发现志同道合的人才,为己所用。
一圈走完,厉元朗十分失望。
这些领导倒是对他恭敬有加,客气中却难掩保持距离。
晚上回到家中,厉元朗走进客厅,发觉薛玲惊慌失措的挂端手机,表情不自然的打起招呼,“厉书记,您回来啦。饭菜马上就好,有您爱吃的菜。”
厉元朗不动神色的颔首回应,坐在沙发上看着走进厨房的薛玲背影。
不得不说,薛玲无论做饭还是收拾屋子,都是一把好手。
有她在,把厉元朗的家归置得井井有条,挑不出一点毛病。
做好饭菜,薛玲解下围裙,按照老规矩离开。
必定是一名女同志,不可能住在厉元朗家里,何况还是一个没有女主人的家。
因而,每天只要厉元朗不在家中吃晚饭,薛玲不会等他,都是很早就走。
除非厉元朗在家里吃晚饭,薛玲就会把饭菜做好,不会逗留,次日上门,再将锅碗瓢盆收拾干净。
总之,尽量减少她和厉元朗独处的机会。
这是为了厉元朗的名声考虑,也是谢彦东一再交代的注意事项。
今晚,厉元朗特意留杨自谦吃晚饭。
美其名曰,“这么一桌子菜我一个人吃不完,你帮我消化消化。”
自从杨自谦帮助厉元朗联系邢敏飞以来,他们之间关系又近了一层。
杨自谦做事得体,考虑全面,最重要的是,他对厉元朗十分忠诚。
厉元朗眼下最缺的就是帮手。
襄安市有康建勇,可毕竟是在商波的地盘上。
商波是省委常委,厉元朗不能把手伸得太长,显现出吃相难看。
何况现阶段,厉元朗不可树敌太多。不能成为朋友,至少不是政敌,这才是明智之举。
厉元朗和杨自谦只是吃饭,不喝酒。
而且他也遵从岳父家习惯,吃饭时不谈事。
吃饱喝足,厉元朗接过杨自谦递过来的茶水,示意他坐下。
“自谦,你打听一下薛玲情况。”
厉元朗端着茶杯,若有所思。
“厉书记,您的意思是……”杨自谦自知这是厉元朗发出对薛玲不信任的信号。可他要问清楚,以便掌握调查薛玲底细到哪个程度。
“她神神秘秘的样子,我见了不是一次两次。以前没注意,直到今晚,我总感觉她不是单纯的保姆。”
杨自谦赞同,以前就有下面市里,想方设法往省领导家里安排保姆的先例。
不为别的,一个是加深和省领导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其他方面,能够得到省领导的支持。
另一个,就是随时掌握领导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投其所好,继而进入领导视线,成为其信任的人。
由于薛玲是谢彦东介绍来的,厉元朗对谢彦东了解本就不多。
查出薛玲底细,有助于厉元朗衡量谢彦东这个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同样不能松懈。
这是厉元朗防守反击的重要一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