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5章 态度决定命运(2 / 2)

加入书签

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希望他们一如既往的继续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传递人民呼声,凝心聚力,做好襄安市的宣传者、维护者和支持者。
这期间,罗荣山试探厉元朗,关于替邵阿宝讨薪一事,对祥谷区委、区政府的态度。
并说:“章乾冬办事不利,是应该给予严肃批评。他已经写了三千字的检讨材料,厉书记是否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向您、向市委做出深刻检讨。”
厉元朗瞄了一眼罗荣山,意味深长的说:“我对章乾冬避而不见,不是不给他机会,是他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邵阿宝的事情,祥谷区委不能解决,还要我和康市长出面。”
“我请问你,到底我是祥谷区委书记,还是他章乾冬是?如果下面同志不能做好份内事,要他何用!”
“既然你提到章乾冬需要解释的机会,那么好,我马上召集市委常委会议,让他在会上做说明。”
罗荣山见状,连忙摇头摆手,“厉书记您误会了。我觉得,章乾冬从政数年,我们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要是因为这件事而遭免职,得不偿失,请您三思。”
厉元朗板着脸,冷哼道:“市委还没研究对章乾冬的处理问题,罗副书记就这么着急帮他说话,为时过早。”
“祥谷区在这次讨薪工作中还算得力,章乾冬的检讨我不听,你让做好本职工作,以观后效。”
罗荣山最想听这句话,等于说厉元朗没有把章乾冬一棍子打死,总算给他留了一口气。
他为章乾冬可谓煞费苦心,不惜冒着得罪厉元朗的风险,为章乾冬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至于章乾冬如何对他感恩戴德,那是他们之间的秘密,外人不得而知。
刘玉农按时将五名秘书候选人,关于厉元朗留给他们的命题,各自写出的观点、看法,一并送到厉元朗的案头。
之所以手写,厉元朗还要看这五个人的字体怎样。
牺牲晚上业余时间,厉元朗挨个审阅,足足用了两个小时。
看完之后,他伸了个拦腰,活动着脖子,无奈的直摇头。
五个人里面,没有一篇文章让他赏心悦目、拍案叫绝。
都是以喊口号和相关政策为基础,个别罗列出数据,大谈特谈发展襄安市经济的好处。
这些东西,摆在明面上,没什么亮点。
厉元朗要的是发挥个人想象力,开拓思路,用什么方式方法,可以尽快提高襄安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而不是像他们几个,文件上摘抄一段,结合政策,用僵化思维考虑问题。
厉元朗曾经做过秘书,他明白,这五个人在市委办工作时间久了,难免养成固有习惯。
善于观察领导脸色,从而失去独立思考,变成植入芯片的机器人。
看来,秘书人选需要另辟蹊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