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6章 怒斥吹捧(2 / 2)

加入书签

耍嘴皮子和阿谀奉承,终究走不长远。”
“不过,你帮助农民工讨薪一事,并在全市范围内调查拖欠工人工资,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彻底全面解决欠薪问题,让许多工人和许多个家庭能够过上幸福和美的春节,这一举措,得到省委、省政府认可和表扬。”
“元朗,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第一把火烧得好,烧得妙。”
邢敏飞点燃香烟,喷云吐雾间夸赞起厉元朗来。
这话倒是不假,厉元朗向毕太彰汇报工作时,得到毕太彰的肯定。
他指出,拖欠民工工资,本身反映出来,是我们工作做得不扎实,不细致。
厉元朗能够亲临现场,亲自处理此事,表明我们政府为群众做事的决心和态度,永不改变。
负面影响转化为积极评价,这是群众发自肺腑的呼声,省委和省政府是赞成和肯定的。
省长吴淑云也打来电话,也对厉元朗的行为高度认可。
“怎么样?到襄安市上任,有何感想?”邢敏飞弹了弹烟灰,好奇望向厉元朗。
摆弄着茶杯,厉元朗实心实意的感叹道:“最近净顾着忙年前的各项工作了,没时间去基层走一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需要实地了解,多倾听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心声。”
邢敏飞知道厉元朗喜欢微服私访,轻轻摇了摇头,“元朗,做到我们这个位置,今后很难有这样机会。一个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引起关注。我们的脸不是秘密,是公开的招牌。”
“第二个,现实情况也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所以,想要获得第一手消息,就要靠身边的人给你提供。对了,秘书人选确定没有?”
纵使邢敏飞不问,厉元朗也会主动提及。
恰好说到这件事了,厉元朗顺势将刘玉农给他选秘书的经过告知给邢敏飞。
“呵呵。”邢敏飞轻松一笑,“你这招高明,不过恕我直言,效果不一定好。”
厉元朗表示赞成,“他们五个写的东西我都看了,正如你所言,令我失望。做惯办公室的人,耳闻目染中难免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失去自我分析能力和开阔视野的思路。”
一个好秘书,可以帮助领导分担和减轻工作负担。
这一点,厉元朗深有体会。
借着由头,他便请邢敏飞帮他推荐这方面的合适人选。
毕竟邢敏飞熟悉襄安市,也是他在宁平省最信得过的人。
邢敏飞深思熟虑一番后,向他提起一个人的名字。
而这个人的身份,却让厉元朗十分意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