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4章 争地(2 / 2)

加入书签


赵宽问:“衙门发下来的历书要多看看,别摆在家中当摆设,最好多给百姓宣讲。”

里长连忙应下。

郭璞赶在正月结束前出了一本历书,其实就是结合现在的天象,在前朝历书的基础上做了些微的修改。

赵含章拿到以后当即命书局刊印,速度还是很快的,在二月初四那天就交给驿站发往各个州郡。

再由州郡发给底下的县,同时他们也自己印刷,然后发给各里长,村老。

目前想要一家一本历书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做到一个里长手中一定有一本,部分村老拥有,拿着历书,他们就可以明确农时。

但很显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领悟到朝廷的这份良苦用心的。

赵宽觉得还是得让各县县令加强监督。

隔壁州的孙令蕙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原来她认为的常识不是所有人都明白的,这世上大部分人过得浑浑噩噩,加上战争,如今留下的很多年轻人都没有长辈指导,什么时候该下种,是先除草,还是先施肥,他们是真的不懂。

很多县令也不懂。

于是,为了劝课农桑,孙令蕙基本都在外奔波,公文也都是在路上批的,短短二十天,人就瘦了一大圈,为了身体好,即便累得没胃口,孙令蕙也强逼自己吃东西,她坐在茅草屋里看着外面的细雨,叹气一声道:“看来,大家不仅需要历书,还需要农书。”

她的掾史道:“可百姓多不识字,识字的人也很少看农书吧?且,现有的农书大多遗失,实在找不到刊印啊。”

孙令蕙道:“只要在历书上注解就可,不必太复杂的农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