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8章 救命大恩人(1 / 3)

加入书签

央视考察团该看的都看了,该了解的也都了解了。

第二天就跟着黄锡照去亚视的片库里面挑片子,带回去播放。

日剧在内地真是太火了,看得老百姓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不行啊!

央视自己又拍不出能够与之抗衡的片子,只能用港剧来挽尊了!

亚视从丽视时期开始,每年都要拍摄大量的电视剧,其中不乏经典之作,真是让考察团挑花了眼。

不过杨叶早就告诉黄锡照,让他专门弄一些表达爱国主义的片子放给考察团看。

于是黄锡照旧给考察团放了一部《大侠霍元甲》。

《大侠霍元甲》在原时空是先在广东台播出,实在太哄动了,又拿到央视去播,进一步轰动全国。

考察团看了一集之后,果然很喜欢,一个个都赞不绝口。

汪枫道:“昏睡百年,国人已渐醒,这首歌写得很好,电视也拍得很好,表达了爱国思想,也很有教育意义!”

黄易鹤道:“这首歌的声音听着有点耳熟,莫非是杨先生唱的?”

黄锡照点点头,说道:“不错,这首歌也是杨先生写的。”

汪枫道:“杨先生大才啊,这部电视剧我们买了。”

哈哈,买!

原时空这部《大侠霍元甲》是亚视作为文化和交流之用,直接送给央视的,一分钱没要!

央视拿回去之后还嫌弃,因为电视剧里霍元甲有两个老婆,他们在审查之后,觉得,这不能播。

恰好赶上广东台为了办好自己的节目,找央视大哥求援。

然而大哥自己都穷得当裤子,能帮什么忙?

想着手里有一部香港电视剧,就说这个你拿回去吧!

《大侠霍元甲》被拿回广东,台里的领导们集体看了一遍,大家都认为这电视剧是讲爱国主义的嘛,可以播。

不合适的地方修改一下就可以了,比如两个老婆,要淡化处理。

最后就自己动手修改了一下,在广东台的粤语频道播出,结果引起轰动。

于是又配成普通话版本,重播了一次,还是收视率爆表!

其他电视台知道了,也想播,这就要收钱了。

最后以500美元一集的价格,收费一万美元给到亚视,由播出的电视台平摊,真是他娘的白菜价!

到了1984年,央视自己也坐不住了,在黄金时段播放了《霍元甲》。

那时候,人们为了看《霍元甲》,可以饭不吃,觉不睡,什么家务也顾不得做,看得如痴如醉。

据说,长春一家卷烟厂,有36名工人因为顶班时候看《霍元甲》,结果被厂里“通报批评”。

下一次又放《霍元甲》的时候,党高官、工会主席和团委书记都去跟班,防止工人溜号去看电视,《霍元甲》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黄锡照给到央视的价格也是五百美元一集,不过多了一个规定,央视只能自己放,不能转卖。

像原时空那样,全国电视台集资购买的事,杨叶是不干的。

虽然这点钱他不当回事,但不能坏了规矩。

黄锡照解释道:“这涉及到版权的问题,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如果随意转卖的话,文艺创作者的权益将无法保证。

事实上,贵台可以在播放电视剧的时候插播广告,创造大量的广告收益。”

黄锡照的言下之意就是这部电视剧买回去,你们赚的就够多了,卖片子那点钱就别惦记了,让我们也赚点。

考察团来香港之前,已经在欧洲的南斯拉夫、西班牙和意大利转了一圈了,自然不好揣着明白装糊涂。

而且来香港之前,上面打过招呼,杨叶是爱国港商,世界知名的艺术家,不能伤害他对大陆的感情。

稍做考虑之后,汪枫就答应了黄锡照的要求!

之后又继续看片,前段时间热播的《小娘惹》引起了考察团的注意。

这个片子讲的是海外华人顽强拼搏的故事,这个主题好啊!

黄锡照介绍道;“这部《小娘惹》是我们亚视和新加坡广播局合作拍摄的,播出之后,不仅风靡东南亚,掀起收视狂潮,还被引进到日本、韩国,广受欢迎。”

汪枫看了一集,又拿过剧情简介看了一遍,点评道:“这部电视讲的一个善良的女子在封建家庭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这个主题很好啊,毛主席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嘛。这部电视剧我们也买了。”

“好的!”黄锡照很是高兴。

这些电视剧放在仓库里也没啥用,内地那么多电视台,只要你央视带了头,其他地方电视台肯定跟风买,都是钱啊!

最后央视又买了一部《大地恩情》,并和亚视签订合约,以后每年从亚视引进三部电视剧。

这是上面对汪枫下达的命令,是对杨叶做出的特殊贡献的回报,汪枫只是奉命行事。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来考察出动正牌台长汪枫的原因,这件事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也只有他才有资格代表央视和亚视签约。

双方愉快地签下合约之后,汪枫问道:“黄台长,您刚刚说的亚视和新广合拍电视剧的事,能介绍一下经验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