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3章 没放在心上(1 / 2)

加入书签

杜拉斯在小说的结尾,给出了一些空镜的建议。

她建议拍电影的话,可以拍摄一些画面,当做影片的外部成份,一个“乡土”,书里人物的乡土,影片的故土。

她举了很多例子:

洒满星光的蓝色天宇。

朦胧的夜色中,一条无边无际,不见船影的大河。

太阳从河上升起,照亮稻田,照亮横贯无垠的、丝绸一般的白色笔直的公路。

儿童赶着水牛在公路上行进。

天水之间一艘邮轮,它沿着岸上无边无际的稻田航行。

大雨。降落在稻田上,河上,茅屋组成的村庄上。降落在千百年的森林上。

降落在暹罗边境的山脉上。降落在仰头承接雨水的孩子们的脸上。

雨过天青,雨后的天空透明澄澈,万里无云。

由于杨叶看过原版《情人》,所以在镜头调度的时候,杨叶偶尔会给让雅克一些建议。

只不过一个以镜头为载体,一个以文字为载体。

在中国古代,有一些人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热衷于描写乡村风光,将其诗化,住在城里的达官贵人都对这些诗歌十分喜欢。

杨叶的观点让让雅克觉得十分新奇,他道:“欧洲也有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们湖畔诗人,人们的确能从他们的诗歌中获得宁静。

当然,这里不是说李子柒可以比肩孟浩然,而是说她做的事,本质上和孟浩然是一样的。

有一个叫做李子柒的女孩,就是将农村的生活美化,拍成视频,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流量。

诗的时代虽然过去了,但是我们有电影,有镜头,我们把这些画面拍下来,穿插在电影中,这会让那些生活在城市里人,浮躁的心获得短暂的宁静。”

只是建议,听不听随意。

……

都是将乡村生活诗化,PS之后,拿给城里人看,满足他们对于乡村的幻想。

杨叶心说,这有什么,再过几十年,短视频兴起后,就会有人专门做这件事。

让雅克问杨叶:“尼克,你觉得杜拉斯举例的这些空镜,对电影是否有用?”

只不过,这些建议往往和让雅克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让他十分震惊。

无云的碧空……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子柒就是当代孟浩然。

让雅克觉得杨叶的话大有道理,于是带着人到处拍摄湄公河三角洲的田园风光。

并由此而对杨叶深感佩服,开始变得主动和杨叶商量起来。

杨叶想了想,说道:“有用,因为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对贫穷落后的地方,会有一种田园牧歌般的美好想象,并且产生一种叶公好龙般的向往。

她觉得这些画面可以作为切入镜头来使用。

当然,最后用到电影中的,并不会太多。它们只是起到一个调剂、接入镜头的作用,而不会喧宾夺主。

杨,你的用镜头代替诗歌的观点,让我觉得十分有趣。杜拉斯女士提到乡土的概念,说明她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

杨叶虽然是男主角,但是在电影中的戏份只有苏菲玛索的一半。

因为电影还讲述了女主角的学校的事情,家庭的事情,这些场景杨叶都是没有参与其中的。

所以他在越南过得很悠闲,最后干脆就兵分两路:

让雅克带人抓紧拍摄学校的部分,杨叶则带人去拍摄湄公河风光,就当是旅游了。

这样一来,进度很快,在越南待了大概二十天,剧组就完成拍摄,回到香港,开始棚拍室内戏。

……

此时,陈慧娴已经顺利签入白杨唱片,新专辑在罗大右的主持下,紧锣密鼓地制作中。

杨叶抽空带着苏菲·玛索到录音室录制《情人》主题曲,《当你老了》的法语版。

这首歌是杜拉斯亲自填的法语词,杨叶本来是打算让邓丽珺录制的。

不过她大着肚子,还是算了,最后干脆就让苏菲玛索来唱了。

苏菲虽然不是歌手,不过她很喜欢这首歌,对唱主题曲这种事跃跃欲试。

杨叶带着苏菲来到录音室,正好碰到罗大右和陈慧娴。

罗大右赴港后,见识了香港专业的版税制度和词曲人协会,以及整个城市对于艺术创作的包容,一扫在美国的颓废样,整个人变得激情四射。

他把卷毛拉直了,墨镜也扔了,重新变回了一个文艺青年。

杨叶随口问道:“歌录得怎样?”

罗大右道:“在找人填词。”

杨叶一脸懵逼:“这还用找?”

香港乐坛作曲的牛人不怎么多,填词的牛人却一大把,真不缺。

罗大右道:“我问你个事,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怎么应对?”

杨叶眉毛一竖,说道:“当然是打他妈的啊!”

罗大右面容一滞,说道:“不是私人恩怨,如果是理念不同呢?”

“哦,那看什么事咯,怎么了,谁骂我?”

“我本来想找卢国沾帮小娴填词,他也答应了,结果他前两天在香港电台做客,说你堕落了。”

杨叶一愣:“我哪里得罪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