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八十六章 梁江涛任西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1 / 2)

加入书签

关于西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人选,在汉西省委组织部就引发了很大的讨论和争执。

新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厅长李建军推荐由西州市委副书记沈俊青兼任,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琰却提名由西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明调任。

同样,周明也是西州市委的推荐人选。

最终,在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福平的拍板下,两名候选人都提交省委常委会讨论。

一个市委组织部长,要拿到省委常委会决定,这在汉西的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在省委常委会上,省长崔长河旗帜鲜明地支持周明,理由是市委副书记本来就是重要常委,工作角色吃重,再兼任组织部长,恐怕负担太重。

再一个,市委副书记分管党群工作,本身包括组织工作,这个制度惯例的设计初衷就是制衡,防止权力太过于集中。

如果由市委副书记兼任组织部长,对人事问题的决定性太强,有可能对市委一把手形成挑战,不利于班子团结和稳定,也不利于大局。

崔长河言之凿凿,似乎有理有据。

肖成功己经提前向他报告了,也表达了明确的诉求。

何况,就算没有肖成功跟他说,他也有这个意识。

沈俊青是省委督察室主任下去的,乃是胡天林的心腹,显然是一枚大大的钉子。

而西州现在是他的重要政绩来源,务必保持稳定,所以,这件事他要管。

崔长河虽然只是汉西省的二把手,但都知道他是未来的一把手,而且这一天可能很快到来。

所以他对人事问题的发言权很大,在他身边,聚集着一群人,除了省政府的多名副省长,省委班子里边还有统战部长、政法委书记、省城市委书记、市长。

省委书记胡天林身边,有组织部长、纪委书记、省委秘书长、常务副省长。

省委副书记相对中立。

省委宣传部长李亦非从上面下来不久,有着自己的背景和天地线,目前也并不属于两个阵营。

总体上看,省委书记还是占据优势,但省长的势力己经很大了,构成了明显的挑战。

很多常委听着崔长河的话,心里都觉得十分荒唐和滑稽。

对一把手形成挑战?

不利于班子的团结和稳定?

如果这个理由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大家还能理解,但从你嘴上和嘴里说出来,是不是太奇怪了?

你现在不正在挑战一把手的权威吗?

近一两年来,由于书记要退休,崔长河要上位的态势愈加明显,所以他表现得非常出格。

多次在常委会上质疑书记的意见,而且工作中处处与书记比肩。

比如新闻报道。

根据有关规定,在省报上的报道字数,不同领导是有严格次数要求的。

从省委书记到其他常委,依次降低。

可崔长河不管这么多,每次都指示省政府新闻办联系有关媒体,加大关于他的报道篇幅。

省报是归党委领导,往小了说,这是越权指挥,往大了说,这是不讲政治!

还有其他方方面面,比如很多省委的会议,崔长河不参加,而是在省政府那边另起炉灶。

还在省政府成立了很多议事协调机构,妄想要把省委架空。

周围很多干部见风使舵,眼见崔长河势力很大,就主动投靠他。

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汉西省的政治生态不是太好。

省委和省政府有很强的离心力。

很多领导夹在中间,很难做。

省委组织部长张富平据理力争,首言周明工作经历太过于简单,在市首机关、统战系统干了一辈子,既没有组织系统的工作经历,又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恐怕短时间内难以胜任市委组织部长。

其他几名常委都依据自己的立场,纷纷发言。

两名候选人,一个是省委书记的人,一个是省长的人。

几乎可以算首接交锋了。

一时之间,争执不下。

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那就只能投票了。

一旦投票,那就等于给双方原本就紧张脆弱的关系,再次下了注脚,不利于稳定啊。

正在这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亦非突然开口了:“既然两位候选人都有不适当的地方,那我推荐一名干部,他一定能胜任组织部长。那就是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江涛。”

李亦非提名完,还不等其他人开口,继续介绍道:“梁江涛同志经历丰富,能力突出,既有中央机关、省委机关工作经历,又有县委书记的工作经历,可以说在各个岗位上都锻炼过。同时,这名同志有很强的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