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章 改行了?(2 / 2)

加入书签

都能听得出来,这是在铺垫感情了,后边要引发一个小高潮,已经开始渲染气氛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直直的看着电视中谭菁的演唱。

“这是啥歌,怎么从来没听过。”

“我没听错吧,一段歌词重复了两边。”

“好听啊,不亏是谭菁老师。”

......

台下的观众们多数是外国人,一时间并没有听出来歌词有什么相同,他们主要还是再听旋律,听音色,听唱腔。

此时的谈及经已经对这首歌琢磨透了,现在的她深吸一口气,即将开始第三段的表演。

“身边的那片田野啊。”

“手边的枣花香。”

“高粱熟来红满天。”

“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前三段唱罢,台下的观众中,很多人就听出了端倪,谭菁分别运用了通俗和民族以及流行三种唱法。

讲技术和感情非常完美的揉捏在一起,在简单的四句歌词之中表达出来。

可以这么说,简单的四句话表达了非常多的内容在里面,具有民族性、时代性、民间性、地域性等等等等的特征,其最大的特点是民通大结合。

台下的外国观众中,有很多是从世界各地受邀过来观看音乐会的。

他们已经开始评析谭菁的歌曲,

“这首歌曲本身有较大的演唱难度,转了两次调,音域A3-#G5之中。”

“歌词还挺简短的,好像只有四句,完全是在靠改变和提升旋律来抒发情感。”

其中,一位华夏的音乐人一脸微笑的看着台上的谭菁和陈枫。

他的手指在自己的膝盖上缓慢的敲击着,若是仔细看便能看的出,他的手指是在给他自己打节拍,迎合这首歌曲的旋律。

“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人歌合一。”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