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章 胡老三(1)(1 / 2)

加入书签

汉子咧着豁牙的大嘴,眯着眼睛,憨厚的大笑,“朱大头”

顿时,周围一片抽气之声。

老太监朴不成气得浑身打摆子,曹国公李景隆眼皮嗖嗖的跳,一众侍卫大惊失色。

连朱允熥都有些发懵,这汉子忒大胆

可是他瞧瞧老爷子的脸色,却没发现异样。

老爷子不但不生气,反而背着手站在田埂上,笑呵呵的问道,“你个汉子胡沁啥呢好好地银元,为啥叫朱大头”

汉子把沾了口水的银元仔细的擦擦,然后小心的揣进怀里,用手死死的捂着,大声道,“老百姓都这么叫呀这银元上头是老皇上的像,不叫大头叫啥”

“哈哈哈”老爷子笑出声,“哦,有皇上的像就叫大头,那以后换皇上呢”

汉子蒲扇般的大手挠头,憋了半天,“以后换换上,那就是换咱大名皇太孙呀,那就叫朱小头”

“好,说得过,有道理”老爷子大笑,拍拍朱允熥,“大孙,朱小头,哈哈”

朱允熥看着那汉子,暗中咬牙。

这年月,百姓们说啥,即便是官上听了,也不会较真,大多是听了一笑。民间百姓的言论环境,要多宽松有多宽松。真要是哪个不开眼的官,因为这些给百姓治罪,保不齐就把自己官帽子弄飞了。

在老爷子和一众当权者看来,老百姓说两句闲话,能算啥说闲话,总比暗地里骂你强。

半晌,朱允熥嘴里冒出一句话,“这名,忒不雅”

“雅管蛋用”老爷子笑道,“钱是给老百姓用的,爱叫啥叫啥。再说了,别看老百姓叫的粗俗,可是拿钱的模样欢喜呀。若是咱爷俩弄一堆劣钱出来,百姓们面上不敢说,心里都在骂咱爷俩是猪八戒”

“爷爷圣明”朱允熥笑着奉承一句。

心中却说,这是无知百姓这么叫,您老不以为然。要是有哪个当官的,或者读书人敢这么叫,您不杀他全家

“那汉子,钱收好喽”老爷子又对田里捂着口袋的汉子笑道,“够赔你这田的吧”

“够了够了”那汉子不停点头。

怀里可是响当当的银元,别说他这几亩地,就是翻十翻,怀里这三十来个银元都够够的。

“您老说话算数”那汉子犹豫下,憨厚的目光中带上些狡黠,问道,“给了钱,真不要我地里的粮食”

老爷子眼珠转转,笑道,“老子一辈子,唾沫星子落地就是钉,骗你”说着,指下天上的日头,“不过嘛,眼看到饭点了,你不招待咱们去你家吃一顿啧啧,钱你拿了,粮咱也不要,吃顿饭不为过吧”

朱允熥知道,老爷子爱的就是这一口。在民间吃饭,可比在宫里香多了。所以当下也不出言劝阻,任凭老爷子怎么高兴怎么来。

那汉子听了,微微一愣,然后看看朱允熥和老爷子一行七八个壮汉,有点犯难。

“呀,都是壮爷们呢,得吃多少”汉子咬牙小声嘟囔两句,随后重重一跺脚,“行,今儿我胡老三命好,碰着你们这群贵人了,不就是吃顿饭吗走,家里去,我让婆娘去买鱼,蒸饭”

说着,忽然咧嘴笑道,“一看老人家就是富贵的大财主,家财万贯”

说完,走上田埂,前头带路。

“这汉子,你看他傻,成精了”老爷子笑道。

朱允熥也笑道,“最后一句话是点咱们呢,让咱们不好意思吃完一抹嘴”

爷俩慢慢的跟在叫胡老三的汉子身后,带着护卫等人,溜溜达达的朝不远处,一个飘着炊烟的小村庄走去。

天高云远,风吹湛蓝,炊烟成线。

村庄边上的田地,都是忙活的农人,一路上打招呼的声音络绎不绝。通往村庄的道路坑坑洼洼,几个穿开裆裤的孩童拿着簸箕,小心的搓着地上的牛粪,鼻涕吸溜吸溜的。

“好哇好哇”

老爷子看着周围,不住点头微笑,“这才是人间烟火”

一群陌生人进了村子,庄子里的都有些惊奇,老太太们在远处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孩子们好奇又畏惧的远远跟着,眼神不停的打量。

“老三,家里来客人了”迎面过来一个挎着篮子的老太太问道。

胡老三捂着鼓囔囔的胸口,“老婶子,我城里的亲戚”

“你就吹吧”老太太给了一个嫌弃的眼神,“你们家祖宗八辈都没出过村儿,哪来的成立亲戚”说着,在经过老爷子一行人时,还在老爷子身上扫了两眼,笑道,“这老哥,长的倒是敞亮”

“哈哈哈”老爷子又是眉开眼笑,“妹子,咱年轻时候长的更敞亮”说着,背着手还往那边凑凑,笑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