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1臣子监督(1 / 2)

加入书签

“这练过的就是不一样”

“腿上,腰上,那股劲儿呀”

“嘿嘿”

清晨,天刚亮不久。朱允熥就扶着后腰,慢慢朝老爷子寝宫走去。

脑中不住的回想起昨夜的癫狂,那汤胖儿就是一匹野马,不拿出真本事还真驯服不了。

各中滋味,回味悠长。与其他东宫妃子不同,汤胖儿的身上多了几分洒脱的野性。

就好比吃鱼,野生的总比池塘的好。女人,也是这个道理。

渐渐的老爷子的寝宫近了,老爷子这辈子是典型的当家人做派,一辈子没赖过床,而且这种习惯也都强加在儿孙身上。

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一日两餐,即便是天子也遵循着古老的生活法则。

“沙沙沙”

扫帚扫在青石板上的声音,在开路的太监,最终发出嗤嗤的声音中戛然而止。随后,那些宫中最低等级的宫人,都石化一般,微微低头转身面对宫墙站着。

普通人是没资格见皇帝和储君的,即便是跪他们都没有资格。

初冬的风有些清冷,石板的缝隙中沾着几片姗姗来迟的落叶。

朱允熥行至老爷子寝宫外,对迎过来的朴不成问道,“皇爷爷醒了吗”

“回殿下,皇爷醒了,正由惠妃娘娘伺候着梳洗呢”朴不成说道。

“老爷子昨晚睡得可踏实”朱允熥继续问道。

“半夜醒了两次,其他的还好”朴不成看看左右,低声道,“或许是天凉了,皇爷咳嗽的更厉害了”

“一会,让太医院的人进宫来瞧瞧,别耽误”朱允熥吩咐一句,走到老爷子寝宫外,朗声道,“皇爷爷,孙儿来了”

里面,传出老爷子的声音,“不是跟你说,不用过来了吗”

传统的汉家礼法,不管是天家还是寻常百姓人家。早起睡前,儿孙都要在长辈的房外问安,嘘寒问暖。

“不过来看看,孙儿总是不放心”

“嗨,有什么不放心的,咱这把老骨头,一时半刻还死不了”说着,老爷子在屋里继续说道,“你不用看了,咱都挺好的,去忙政事吧你现在是监国,大明亿兆百姓万里河山的担子都在你身上,万万不可懈怠”

“孙儿谨记皇爷爷教诲”

朱允熥心里微微有些疑惑,若是往日老爷子定让他进去,然后爷孙二人一块吃早饭,说些笑话。怎么今日,老爷子似乎有些赶自己走的意思。

“去吧,去吧”老爷子在里面道。

“是”朱允熥躬身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寝宫之中,老爷子披着被子,虚弱的斜靠在床头。他身边,郭惠妃跪着捧着热茶,满眼都是焦虑和揪心。

地上,一块白色的手绢上,带着一抹触目惊心的红。

“走了”老爷子轻声问道。

郭惠妃忙到门口看看,然后回来道,“皇爷,殿下走了”

“嗯咳咳咳”老爷子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胸膛随着咳嗽不住的起伏。

“皇爷,传太医吧”郭惠妃哭道。

“没事”老爷子硬生生把咳嗽压下去,端起茶碗一饮而尽,然后拦着郭惠妃,冷声道,“谁都不许说”

“您就这么不爱惜身子吗有病就瞧大夫呀”郭惠妃跪着,开口道,“您都咳血了,这可不是小事”

“咱说没事就没事,咱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老爷子怒道,“不就是那么点血吗算啥”说着,叹息一声,“那么多国事压在咱大孙的身上,咱不能再让他分心”

“您要是真有好歹,才更让人揪心”郭惠妃劝着,“皇爷,您不想让殿下知道,怕他分心,臣妾理解。可您身子若真病厉害了,这一大家子怎么是好”说着,轻揉老爷子的腿,“要不,臣妾传太医进来,悄悄的给您看,不声张,不让别人知道”

“人老了不值钱,成他妈累赘了”老爷子苦笑一下,“行,就依你。叫太医进来时,让起居官都避开,不许其他人在场。咱的药房,病案更是一个字都不能外露”

老爷子到底在担心什么为何看个病都如此小心

郭惠妃心里不解,可也不敢问,只能连连答应。

“你别想不该想的”老爷子似乎看出对方心中疑惑,开口道,“咱就是,不想让外人看着自己,病病殃殃的模样”说着,望向窗外,意味深长的说道,“冬天来了,不能再折腾了”

回到东宫景仁殿,朱允熥的早膳还没摆好。

数位翰林学士还有宫人,捧着厚厚的奏折,鱼贯而入。没多一会,御案就被成摞的奏折淹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