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省事 1(1 / 2)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又是夜。

它来的总是那么猝不及防。

没人喜欢夜晚,但人人都必须经历夜晚,只有经历了夜的黑,才有白天的白。

“今儿是老爷子停陵第六天了”

朱允熥站在平日,老爷子喜欢呆着的凉亭中,看着灯火摇曳的灵堂,听着身后朱高炽低声禀告。

“再有一天,就是老爷子下葬的日子”朱高炽说道,“地宫那边,臣已去看过。按照老爷子生前的遗愿,简葬。所有的陪葬品,都是老爷子生前用过的东西。”

“庄子上的洪薯,还有多久能熟”朱允熥忽然开口,让朱高炽有些措手不及。

“这臣还真不知道”

“皇爷爷生前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天下人都吃饱饭”朱允熥继续道,“我还记得,去年收洪薯的时候,他笑得跟个孩子似的,抱着洪薯不肯撒手。还对我说,要是天下早点有这东西,是不是他的爹娘,咱们的曾祖父曾祖母就不用饿死”

“那面坡上”朱允熥指了下远处,夜色下静谧的坡田,“种得全是洪薯,户部的农官说了,其实这东西不用多精心的伺候,可是皇爷爷还是恨不得当成眼珠子一般呵护着,生怕少了肥,缺了水,长了虫”

“我本以为他老人家,怎么也会等到今年的洪薯收了,再看看丰收再走”朱允熥低头,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却不想天不遂人愿,他老人家走得这么突然”

朱高炽站在后面,心中五味杂陈,抬起头,“皇上,皇祖父虽走了,但他的志向留给了咱们这些后人。他老人家没看到天下人都能吃饱饭的那天,但他希望咱们这代人能做到”

“咱们这代人做不到,咱们还有儿子,子子孙孙无穷尽,总有一天中夏大地,再无饥荒民乱”

“洪薯现在还在各省推广,没有大面积栽种。若皇上信得过臣,臣愿意担当此事,把天下所有不能种粮食的地,都种上洪薯,给天下百姓多一份口中食”

朱允熥回头,无声点头,目光中满是欣慰。

“皇爷爷虽最疼我,但他老人家不只有我一个孙儿。”朱允熥低声道,“你我朱家子孙,自强不息心系百姓才是大孝”说着,叹口气,“明日,你去山坡上取些土,取几株秧苗,得皇爷爷下葬那天,当随葬吧”

“是”闻言,朱高炽无声落泪。

就这时,灵堂那边陡然又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

“是十四叔,十六叔,还有十八叔回来了”朱高炽擦去眼泪说道,“据说,十六叔在路上几次哭到昏厥”

甘州张掖的肃王朱楧。

宁夏宁夏银川的庆王朱栴。

云南的岷王朱楩。

“宁王还没到”朱允熥忽然皱眉。

邓平在朱允熥身后,偏僻的角落走出,“最快也要黎明时分”

“亏老爷子生前那么疼他”朱允熥冷哼一声。

确实,相比于其他藩王,老爷子对宁王还真是格外偏爱。

看看老十四老十六老十八的封地就知道,纯纯的边塞之地,就藩之前连城池都没有。而宁王,则是要什么有什么。

最被偏心的孩子,往往是最不孝顺的。

“臣等叩见皇上”

肃王庆王岷王三人,俯身行礼。

宝座上的朱允熥微微抬头,“起来叔王平身,来人,赐座”

随后,朱允熥仔细的打量起这三位有些陌生的王叔。

之所以陌生,是因为他真的跟这三人无甚交集,而且这三位也一直是属于低调无闻之人。

“一路辛苦了”朱允熥低声道。

“臣等不敢”三人忙欠身说道。

朱允熥摆手,示意他们坐下,不用拘礼,“封地上的事都安排妥了”

“臣的封地本就没什么事”肃王朱楧苦笑一声,“前有总兵官翟能镇守边塞,后有长兴侯练兵,臣这个塞王其实就是充数的”

他是洪武二十八年就藩,总理陕西行都司甘州无卫军务。

听着权柄不小,但其实他从没真正染指过军权。一开始甘肃那边有老将宋晟,陕西都司是汤軏。前者朱允熥接触不多,但后者绝对是东宫的铁杆死党。

再后来调任甘肃镇总兵是翟能,后方长兴侯耿炳文更是朱允熥的死忠,能让他这个肃王碰到军权才怪。

“朕听你这话,有埋怨的意思”朱允熥眯起眼睛,低声道。

“臣不敢”肃王朱楧吓得赶紧起身,他那句充数的确实是有些欠考虑了,赶紧说道,“臣文不成武不就,边关大任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