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章 我家在京城有人!(1 / 2)

加入书签

临近傍晚的时候,村里人又开始在叶家周围转悠,想看看叶老大几个人上山忙活了一天,到底能弄回来什么好东西。 有小孩子从山脚下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回来了,回来了!” 果然,很快便看到叶家几个人背着背筐往回走。 虽然一天下来累得不轻,可大家脸上却都挂着兴奋的笑容。 有人忍不住扬声问:“弄着什么好东西了?” “也没啥,就捞了点鱼,采了点木耳回来。”叶老大冲那人点点头道。 村里人一听只是鱼和木耳,顿时都没了兴趣。 这些东西都是大家常见的,各家都或多或少弄到过。 就在大家准备散开各自回家的时候,就见叶老大从车上搬下一个大桶,取下背筐,将里面的鱼“哗”的一下子倒了进去。 背筐里一共三十多条鱼,倒进去之后不断地在木桶里蹦跶,发出啪啪的声响。 刚准备走的村民瞬间停住了脚步。 这叫捞了点儿鱼? 紧接着就见其他人也纷纷取下背筐,将木耳都倒出来,在地上堆积起一座小山。 村里人更加不淡定了。 这叫采了点木耳? 你们关外人都这么说话么? 围观的众人登时都开始不淡定了。 “你们在哪儿采的木耳啊?怎么采了这么多?” “就是在山里采的,那边有几棵倒木,我们路过发现上面都是木耳。 “咱们这边山上是不是产木耳啊? “我在关外跑山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多木耳。” 叶老大说得一脸羡慕。 问话的人无语道:“我也没见过……” 又有个老头挤进来问:“你们以前在关外是捕鱼的么?怎么能捞到这么多鱼的?” “山上河里有好多鲤鱼,我们往水里撒点儿苞谷面饼子,鱼就都过来了,用背筐一捞就好几条呢!” 叶老大越发露出羡慕的神色,对问话的老头道:“老丈,你们这里可真是风水宝地。 “难怪都说关里人的日子比关外人过得好呢! “早知道这样,我们就该早点回来。” 老头儿一下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在这儿活了大半辈子,也不知道弄山货捞鱼竟然这般容易。 村民围着叶家人,问东问西说了半天,直到该吃晚饭了,才各自意犹未尽地回家。 叶老二见周围没有外人了,这才不解地问:“大哥,你之前不是还说要藏着点儿,怎么晚上回来反倒又故意在大家面前显摆起来了?” “上午不让你们声张,是怕把村里人引到山上去。 “如今山上的木耳都被咱们采光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咱们如今住在这空地上,一举一动村里人都看得清楚,有啥能藏得住的?” “老大说得没错。”叶老太太点头道,“木耳总是要晾晒的,那么多往哪儿藏?倒不如大大方方地亮出来。” 叶老大提着一个小篮子走过来,塞进叶老太太怀里。 篮子上盖着个坐垫,叶老太太掀开发现竟是满满一篮子天麻。 叶老太太吓了一跳问:“这是哪儿来的?” “山上挖的。”叶老大道,“在村里晒这个太惹眼了。 “我寻思明天带老二进城一趟,找个药铺把它卖了。” 叶老太太却道:“我明天要去县里见一下族长。 “商量一下给你爹下葬的事儿,还有房子和地的事儿也得有个说法。” 叶老大立刻道:“娘,那我先陪你去县里。” 大家都累了一天,晚饭干脆就收拾出几条鲤鱼炖了一锅。 大家就着锅沿儿上贴的玉米面饼子,吃得别提多香了。 村里不知谁家的小姑娘站在空地边,闻着炖鱼的香味,馋得直流口水。 叶大嫂最喜欢小孩子,见状就招呼她道:“过来,婶子给你夹鱼吃。” 小姑娘犹豫了一下,但是炖鱼的味道实在太香了。 她最终没能抵抗得住诱惑,走到叶大嫂身边。 “你叫什么啊?今年几岁了?”叶大嫂问。 小姑娘小声答道:“我叫春花,五岁了。” “那你比我家晴天大,是姐姐呢!” 叶大嫂说着往旁边挪了挪,让了一小块地方让她坐下。 夹了一块鱼肚子上没有刺的嫩肉放在碗中递给她。 “会自己吃么?”叶大嫂问。 春花点点头,从她手里接过筷子。 “筷子用得这么好,真棒!”叶大嫂夸赞道。 晴天闻言立刻道:“娘,我也要用筷子。” 叶大嫂立刻笑道:“你还小呢,急什么,等你这小手再长大一点儿,娘再教你用筷子。” 晴天低头看看自己的小手,再看看春花的手,的确别人家的小很多,只能继续接受叶大嫂的投喂。 春花却对坐在叶大嫂怀里的晴天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一块鱼肉很快就吃完了,春花意犹未尽地舔舔嘴唇,觉得自己应该走了。 谁知叶大嫂竟又给她夹了一块鱼肉,细心地帮她去掉了鱼刺,还递给她一块闻着就香甜的玉米面饼子。 “喜欢就多吃点,锅里这么多呢,也不差你吃这几口。”叶大嫂道。 春花捧着碗正在犹豫,忽然听到有人喊:“春花?春花?这孩子又死哪儿去了?” 春花吓了一跳,赶紧起身,但是为时已晚。 只见一个小媳妇快步冲了过来,正是那日众人在村口遇到的,刘寡妇的儿媳妇,叶大龙的媳妇。 叶大嫂没想到,春花原来竟是刘寡妇家的孩子。 小媳妇冲过来,一把抓住春花的胳膊,把孩子扯到自己身边,冲叶家人吼道:“你们想干啥?有啥事儿真刀真枪地冲我们来,何必对孩子下手?” “你误会了,我根本不知道春花是你家孩子。”叶大嫂皱眉道。 “说出来谁信啊!”小媳妇啐了一口骂道,“不然你们会那么好心,叫一个不认识的小孩来吃饭? “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