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章 谁也不许说我家晴天(1 / 3)

加入书签

王三婶儿拦住她道:“你着什么急,先看看情况再说,还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儿呢!” 刘寡妇激动不已地说:“没想到,这王婆子是真有本事啊!” “那是当然,你记不记得,前年秀才老爷病得厉害,人都糊涂不认识人儿了。 “后来村长就是半夜偷着去求王婆子帮忙,那次王婆子足足在堂屋做了三天法事没出门。 “之后秀才老爷的病就好了,你看看,这都好几年了,身子骨还这么硬朗。 “现在天天教书,什么事儿都没有。” “真的假的?”刘寡妇只知道秀才老爷生病的事儿,却不知道后面的事儿。 “我就住在王婆子家旁边,这些事儿还能瞒得住我?” 王三婶儿说者无心,刘寡妇却是听者有意。 王婆子若是连人生病都能给治好,那万一老叶家也去求王婆子给叶老太太治病可怎么办? 想到这里,刘寡妇越发待不住了,赶紧起身道:“我就不留你了,我得赶紧去找一趟王婆子。” “哎呦,你慢点儿,咱俩一起走。”王三婶儿说着,抄起自己的针线笸箩跟着出去。 她这会儿也不想去村头树底下聊天了,只想赶紧回家扒墙头,看能不能听见刘寡妇去找王婆子是要说什么。 到了王婆子家,刘寡妇顾不得寒暄,拉着她就进了屋,直接往她手里塞了一串钱。 王婆子一脸莫名地问:“你这是做什么?” “你就别装了。”刘寡妇眉开眼笑道,“大仙儿真是太灵了,我前脚找你做过法事,老叶家那婆子后脚就病了。 “这是我来给大仙儿还愿的,你帮我准备点儿香烛贡品,好生谢谢大仙儿。” 王婆子这才收下铜板,点点头道:“放心吧,肯定会给你办妥的。” “还有一件事儿!”刘寡妇压低了声音,凑近王婆子耳边道,“若是老叶家来找你做法事,你可千万不能答应啊!” 王婆子道:“放心吧,你不交代我也不会答应的。 “我刚求大仙儿帮过你,怎么可能立刻去帮她家? “你当大仙儿是什么?两边倒的墙头草么? “我若真这么做,大仙儿会降罪于我的!” 刘寡妇一想,也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十分高兴地说:“那我可就放心了!这么长时间,总算有个好消息了,我觉得我这腰都不疼了。” 刘寡妇从王婆子家出来往家走,远远看见叶老四帮古大夫提着药箱,正脚步匆匆地往家走。 “嘿,这回可有你们受的了!” 刘寡妇心情大好,一路哼着小曲儿回了家。 一进门正撞见江氏准备给春花熬药。 江氏见她回来,吓得拿药的手一抖,把纸包里的药撒了一桌子。 谁知刘寡妇却没有发脾气,只埋怨了一句道:“小心点儿,那可都是花钱买的!” 江氏赶紧把撒出去的药全都划拉到药吊子里。 刘寡妇便继续哼着小曲儿进屋去了。 老叶家这边,叶老四把古大夫请到家中。 古大夫一看叶老太太屋里挤了这么多人,忙道:“少留两个人就行,其他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这么多人挤在这里都不透气了。” 叶老大闻言道:“我跟晴天娘留下,你们都先回屋吧。” 话虽是这么说,可其他人又怎么可能放心地回去,出了房间之后就都待在堂屋焦急地等待消息。 叶老四更是直接站在东屋门口,竖起耳朵听着屋里的动静。 古大夫先给叶老太太诊了一下脉,然后又问:“你们跟我说说,她平时身体可有什么旧疾?这次发病之前可有什么预兆?” “我娘以前就是肺不太好,但是也不严重,只是每年秋冬换季的时候,还有不小心呛了冷风就容易咳嗽。 “一旦开始咳嗽,就得迁延半个多月一个月才会好转。 “之前我们从关外逃荒过来这一路,我娘差不多就咳了大半路。 “直到后来运气好,遇到大户人家与我们同行,让我娘坐上骡车之后,才不咳了,是吧?” 叶老大对这个时间记得不太清楚了,说完就不太确定地扭头看向叶大嫂询问。 叶大嫂却道:“不是,你忘了,自从越靠近山海关,能找到的食物越多之后,娘就已经不怎么咳嗽了。” 叶大嫂记得清楚,自打晴天来了之后没几天,叶老太太就已经不太咳嗽了。 只有不小心正好呛到冷风的时候,才会控制不住地咳嗽几声。 在叶大嫂心里,这一切的好转都是晴天带来的。 但是这话却只能在心里想想,不能对外人说,就只能将功劳归结于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上头。 古大夫点点头道:“吃的跟上了,身体好了,的确是会有所好转。 “那你家老太太这次生病之前,可有什么预兆没有?” 叶老大便将这两天发生的事儿简单跟古大夫说了一遍。 古大夫点点头道:“这两天来回折腾,本来就有些操劳,再加上昨晚受了惊吓,路上说不定也有些着凉。 “昨天你们去把你爹的遗骨葬入了祖坟,你娘又大哭过一场。 “最重要的是你刚才说,让你爹落叶归根,是你娘这些年的一个心病。 “如今心结终于解开,心里一下子卸掉了重担,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外邪入体,引发旧疾的。” “你娘如今是肺热无法宣泄出来,我给她开个方子,先抓两副药吃吃看。 “只要能将体内的郁结化解或是疏散开来,这病基本就好了大半了。” “好好,我跟您去抓药。”叶老大赶紧点头。 叶大嫂也道:“我去拿钱。” 如今叶老太太昏迷不醒,也不好去她的箱子里翻找,只能先回自家拿钱用着。 叶老四站在门口,将屋里人说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忙道:“大哥,我腿脚快,我去抓药,你守着娘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