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5章 有钱花不出去的憋屈(1 / 3)

加入书签

“要不咱们还是收拾了东西直接走吧?”叶老大提议,“晌午在外头吃个饭,买完东西就直接回家。” “那也行,我去跟蒋员外打个招呼,你赶紧把东西收拾了。”叶大嫂出门先直奔对门,跟叶三嫂说了这事儿。 叶三嫂惦记着家里的孩子,早就想回去了。 但是一来知道叶大嫂还有事不好意思开口,二来自己回去又有点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才一直没说。 此时听叶大嫂说要回家了,立刻满口应好。 “你走前是不是去看看老三啊?”叶大嫂问。 “对,是得去一趟。”叶三嫂一拍脑门道。 她要去找叶老三倒不是因为惦记他,而是突然想起来,让叶老三给晴天做的积木应该去拿回来了。 “你先收拾东西吧,一会儿咱们出门雇辆车,先把你送去木工坊,我和你大哥还想去买点东西。” 叶老大在对门听到这话突然放下手里的东西过来道:“依我看,要不咱们直接买头骡子,再买辆车算了。 “家里没有大牲口总归还是不方便,也不能总找别人家借着用啊!” 叶老大这话让叶大嫂有些心动,她之后一个多月还要去各处做酒席,没有骡车的确很是不便。 “也好。”叶大嫂点点头,“那咱们去木工坊接上老三一起去看看,车子什么的他比咱们懂,别回头买个不好用的,回去反倒闹心。” “行,正好一起在外头吃了饭再把老三送回去。”叶老大连连点头。 “那你赶紧收拾吧,我去跟蒋员外辞行。” 叶大嫂去了不多时就回来了,只是没想到身后还跟了岑老和他的两个随从。 岑老的随从一大一小两个人。 年长的是个黑脸大汉,看起来也有四十多岁的年纪了,叫做石雷。 年轻的十七八岁模样,长了张娃娃脸,见人自带三分笑,叫做孟钰。 “岑老说既然我已经认了他这个祖父,他自然该去咱家登门拜访。”叶大嫂无奈地跟叶老大说。 “没啥,这也是应该的。”叶老大倒是无所谓,只不过,“那咱们去买东西他也跟着?” “我也不知道呢……”叶大嫂也有点尴尬,虽说已经认了亲,但她跟岑老毕竟不熟,以前从来没有过交集,这可不是叫几声祖父就能很快熟络起来的事儿。 岑老却并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问题,甚至心里还存了想要去给叶大嫂撑撑腰的想法。 毕竟结婚这么多年,只有一个这么小的女儿,他很担心叶大嫂在家受婆婆苛待。 岑老虽然有自己的马车,但是这么多人,肯定是坐不下的。 所以叶老大还是出门先叫了辆车,众人直奔木工坊找叶老三。 此时已经差不多快到晌午休息的时间,所以叶三嫂进去很快就把叶老三交出来了。 他手里还抱着很大一个匣子。 叶老三一上车,手里的匣子立刻就吸引了晴天的目光。 匣子已经跟之前叶三嫂看到的不一样了,上面被画的花花绿绿十分好看。 “三叔,这是什么呀?”晴天忍不住好奇地问。 “你打开看看。”叶老三把匣子推到晴天面前。 晴天扭头看看叶大嫂,见她点头这才伸手打开了匣子。 盖子一掀开,四层托盘就依次被拉起,最后将所有积木完整地呈现在了晴天面前。 “哇——”晴天被震惊得嘴都合不拢了,“这是积木么?” “是啊,喜欢不?” “喜欢!”晴天点点头。 叶大嫂早就猜到叶老三两口子肯定会有所表示,但是没想到竟然是这么精美的一套积木,比之前在京城铺子里看到的还要精美讲究。 “这不行,这得挺贵的吧?”叶大嫂义正词严地说,“老三,你们两口子才刚赚了点钱,可不能这么乱花! “你这是花多少钱买的?现在去退了还来不来得及?” 叶三嫂笑道:“大嫂,你就放心吧,这东西不花钱,是老三自己做的。 “还有上面这个漆,都是王哥上的,就是林玉梅的夫君,你还记得不?” “你们自己做的?”叶大嫂惊讶地拿起一块积木细看,“这样做得太好了,京城铺子里卖的都没有这么精致。” 晴天在旁边突然冒出一句:“三叔可以做积木去京城卖啊!” 叶老三听了这话还笑着说:“这个做起来虽然不花钱,但是也挺费工夫的,好些天才能做出一套来,店里才卖多少钱?” 叶三嫂这些日子跟在叶大嫂身边,也比以前长了些见识,隐约觉得晴天这个主意不错。 “店里卖的不贵,那是因为没有你做的质量好,若是能做得这么好看,卖给京城那些有钱人,说不定真能赚不少钱呢!” “人家有钱人家还找不到个人做积木了?”叶老三丝毫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商机。 但是晴天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想着下次见到秦鹤轩的时候,一定要帮三叔问问。 众人直奔卖牲口的地方,准备先买头骡子再去买车。 岑老也不嫌弃骡马行的味道难闻,跟着一起下车,指着黑脸大汉道:“石雷最懂牲口了,让他帮你们挑,他也了解行情,肯定买不亏。” 果然,最后石雷帮着老叶家挑了一头两岁多接近三岁的青花骡子,正是年富力强开始干活的时候。 石雷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讲起价来也十分老练,最后以四两银子成交。 卖骡子的老板一边收钱一边直嘬牙花子。 “这位兄弟,你也太能砍价了,要不是如今天气越来越冷,大牲口都不好卖了,这个价可万万卖不到的。” “掌柜的,您也不亏啊,还省了一冬的草料钱呢!”石雷笑呵呵地说,“万一冬天没养好有个病啊灾啊的,岂不是更亏!” “呸呸呸,你可盼我点儿好吧!”老板称了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