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6 章(2 / 3)

加入书签

用自己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用过但是依然还余留了一点的申论能力总结了一下。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鼓励开耕荒地,这个策略大大提高了秦国的田地数量;实行二十爵军功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这个让秦的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给普通黔首提供了上升途径,而且还杜绝了世家大族的延续,防止了他们土地兼并;还有户籍制度,增加了税收,增强了君王对国家的统治力。”

嬴政诧异:“这些东西你自己想的?”

赵不息点点头。

嬴政深深的看了赵不息一眼,却没有再说什么。

只是又把话题绕了回去,“你既然知道军功制度的作用,那若是废除军功制度以后会造成什么后果你想过吗?”

赵不息不说话了。

她当然知道,自汉到隋,在科举制出现之前,世家大族林立,世家的力量甚至能超过皇权,导致地方作乱,臣篡君权的事情多次发生。

就算在有了科举制之后,唐宋明照样大地主土地兼并,阶级固化,寻常百姓根本读不起书,更别说往上爬了,富贵者越富贵,贫穷者越贫穷。

除非普及基础教育,人人都能考试,这样才能公平……

起码秦的军功制度

还只是帝王万人之上,帝王之下人人平等呢,公子皇女也只能靠着军功升爵位,要不然就只能靠父亲接济。

☎想看金玉满庭的《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吗?请记住[格格党文#学]的域名☎

不过这也太远了,秦尚且是贵族才能识字,距离普及基础教育人人都能读书还远着呢。

嬴政看到了赵不息变换的脸色,估计赵不息想的差不多了,这才敲了敲桌子,接着往下说。

“若是废除军功制度,那世家大族就会垄断所有的高位。”

“你知道当初秦国流了多少血才变法成功的吗?”嬴政看着赵不息,眼中满是沉重。

“主持变法的商君被车裂,惠文王没有顶住压力,诛杀了商鞅的全族以宣泄秦国贵族的愤怒。”

嬴政平静道:“贵族的权力一旦增大,君主的权力就会减弱,所以军功制度绝不能废除。”

嬴政没想什么阶级固化,黔首没有上升渠道这些,他单纯站在帝王的视角,觉得贵族不能世袭,世袭了就会坐大威胁君王的权力罢了,不过和赵不息的认知倒是殊归同途。

阶级固化容易,可想要再打破就难了。

赵不息哼哼唧唧:“那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啊。”

“什么都不做事情只会越变越差,做了总比不做强。”

嬴政微微一笑,后背紧挨着椅背:“哦?”

赵不息便道:“朝廷暂时还支付不起军功的田地和待遇报酬,为什么不换个方式支付呢?”

“比如将军功换成减免税赋,按照爵位不同成比例减少一定年岁内的税赋,还可以设置用军功可以换农具粮种什么的……”

赵不息扒拉着手指算。

嬴政听着这败家女儿数算的嘴角抽了抽。

“边关还缺粮食呢,缴纳上来的税赋都还不够用的,年年朕都要紧巴巴的算粮食,若是再减免税赋,粮食岂不是要不够用了?还有农具,秦军内部都还没有还上铁矛,哪有多余的铁锻造成农具?”

赵不息偷偷瞥了嬴政一眼,轻声:“秦都这么穷了,那爹你还建阿房宫。”

嬴政目不斜视装作听不见。

他已经励精图治半辈子了,建两座豪华宫殿享受一下怎么了?

“可是这几年高产杂交小麦推广之后,粮食储量肯定已经宽松了很多了。”

赵不息也没法强迫她爹做什么汉文帝那样因为怕浪费百姓财力而连葬礼都简办的爱民帝王。

毕竟赵不息就算是秦始皇的多年迷妹,也没法睁着眼睛说秦始皇爱民如子这样的瞎话。

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河内郡和周围几个已经推广了杂交小麦粮种的郡今年能比上年缴纳更多的粮食,我估算这几个郡就能顶上其他十个郡往年缴纳的粮食。”赵不息嘟囔着。

嬴政面色一喜,他对赵不息的话没有怀疑,嬴政是知道赵不息在河内

郡的根基深厚的,加上杂交小麦这东西又是赵不息这么多年一边改进一边推广弄出来的,所以赵不息能在收获之前就估算的这么清楚很正常。

“那粮食已经比以前多了很多了,我们可以拿出来一部分用来当作军功的报酬给秦人减免税赋嘛。”

赵不息伸出了一只手,五根手指头展开:“一亩地减免五斤粮食的税赋的怎么样?只是五斤而已。”

嬴政思索了一下,一石等于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